English

台湾问题上的中国心

2000-03-23 来源:光明日报 杨 义 我有话说

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,这一点不仅写在具有国际法意义的国际宣言公告上,而且写在确凿无疑的中国历史上,写在不容侮辱的中国人心上。这种用中国民族生命凝结成的事实,是不容玷污的。任何“台独”势力和“两国论”敢冒天下大不韪,依恃国际反华势力倒行逆施,必然是玩火自焚。《台湾爱国文鉴》、《台湾爱国诗鉴》,以丰富的诗文材料为明镜,照明台湾与祖国血脉相贯的史迹和心迹,戳穿“台独”势力和“两国论”的荒谬性。

诗文是心灵感情的写照和结晶。这两部《文鉴》、《诗鉴》是台湾与祖国梦魂萦绕的归属关系的心灵史。这种心灵史的根基,在于祖国大陆是台湾省人的骨肉相联的祖宗之邦。台北出生的著名政论家李纯青在《乡关何处是》一文中,写道:“在台湾1800万人口中,1500余万是台湾籍同胞,其中1300万是讲闽南话的河洛人,占绝大多数。另外200多万客家人,祖籍广东。台湾原住民高山族,不超过40万。上述台湾籍同胞,与祖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但近百年在台湾岛上生息繁衍,海峡云迷,雁鸿无路。”他进一步追踪讲闽南话的台湾人的祖宗根脉,说“闽南人来自河南东南部。所谓河洛,不是一个民族,是指黄河与洛水地名,也就是指中原。中原人最先到福建是西晋永嘉之乱时“衣冠入闽者八族”。唐武则天时,有光州固始人陈政、陈光到漳州开山开祖。唐末又是固始人王潮、王审知入闽,曾为闽王,统治闽南50个春秋。河南东南部——古之光州,今日光山、固始一带,是台湾大部分河洛人的第三故乡。”这种寻根探源的分析,在清理出台湾人种的深层根基的时候,实际上暗示着一部中国人对台湾岛的开发史。

这部海岛开发史和人口迁移史,根据历史文献记载,起码已有1700多年。只是由于最近100多年来,中华民族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宰割,先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占领,后是由于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的两岸分隔,才使对台湾的割裂和反割裂、分离和渴望回归,成为这百年心灵史的基本主题。甲午中日战争失败,李鸿章签署《马关条约》出卖台湾之后,北京有各省举人“公车上书”,台湾有民族志士举兵抗日,当时的人心是“割地之议既起,举国大哗,群詈鸿章为卖国”。可见谁想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,是会失尽民心,被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钉在卖国贼的耻辱柱上的。这种基于民族大义的拳拳之心,使台湾省苗栗县人吴汤兴写下《闻道》一诗:“闻道神龙片甲残,海天北望泪潸潸。书生杀敌浑无事,再与倭儿战一番。”台湾同胞,是把自己的生死荣辱和是否能归属祖国相联系的。

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两岸至今半个世纪的分离,其间台湾人士对乡土的苦恋,大陆人士对久未归来的亲人的怀念,简直是情丝万缕,有时是撕肝裂肺,无时或已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了众所传诵的《望大陆》:

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大陆;

大陆不可见兮,只有痛哭。

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故乡;

故乡不可见兮,永不能忘。

天苍苍,野茫茫;山之上,国有殇!

历史是听见了、并且记住了台湾海峡两岸的真挚心灵的声音的。《台湾爱国文鉴》、《台湾爱国诗鉴》汇总了这种心声,立此存照,照出那些“台独”势力和“两国论”者歪曲民意、强奸民心的嘴脸,照出他们必将被中国人民唾弃的不光彩的下场。

(杨义: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、研究员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